南阳第二中等职业学校播音与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
南阳第二中等职业学校
播音与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
一、培养目标
依据国家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,结合播音与主持专业的社会需求现状,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,适应广播主持行业以及语言表达相关职业领域第一线需要的,德、智、体、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,掌握从事语言艺术相关职业岗位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,具有一般主持播音基础理论知识和广播播音与电视播音专门知识,具有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,能够在各级各类电视台、电台、教育培训、旅游、电信等单位从事语言艺术工作的专门人才。
本专业还将培养适应传播语境和市场需求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、形象代言、商业推广等公关活动现场主持的高素质复合型、应用型语言传播专门人才。
二、人才培养规格和知识、能力、素质结构
1、业务规格
(1)掌握新闻的法律法规,具有新闻工作的法律意识;
(2)熟练使用播音与主持的主要设备和器材以及Adobe Audition等音频编辑软件、Adobe Premiere等视频编辑软件;
(3)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一级乙等以上;
(4)掌握播音主持的基本知识、技能、方法和艺术;
(5)具备良好的主持、播音、配音及解说等语言表达和塑造能力;
(6)善于发现题材,具备新闻敏感、较高的艺术修养及创新素质;
(7)具备主持各类新闻题材的初步技能;
(8)有一定的新闻采访、写作基础以及节目策划的能力;
2、知识、能力、素质要求
(1)知识方面
较系统地掌握主持与播音的基础知识和艺术,播音语音发声、语言表达、新闻采访、节目策划等方面的基本知识;了解主持与播音的历史、发展趋势和前景,当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。
(2)能力方面
具有较好的语音发音和语言表达能力;具备一定新闻采访与写作能力、社会活动交往能力、适应能力;掌握主持与播音的技巧与艺术;具有一定的主播策划及播音文本创作能力;具有创新的形象思维能力。
(3)素质方面
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、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,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,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、公关能力、适应能力和自学能力。
3、知识、能力、素质结构
知识
能力
素质结构 |
知识模块 |
基本文化知识 |
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历史、思想政治、计算机应用基础 |
职业基础知识 |
中外广播电视史、语言学、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、节目策划、新闻采访与写作、艺术心理学、优秀主播作品欣赏、广播电视文稿写作 |
||
岗位需要的职业知识 |
普通话语音、播音发声、语言表达、形象设计与造型、广播播音与主持、电视播音与主持、广播节目播音主持能力、电视节目主持能力、即兴口语表达 |
||
能力模块 |
现代社会技能 与能力 |
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、社会活动与交际能力、英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、适应能力与生存能力 |
|
职业技能与能 力 |
主播艺术的自我驾驭和表现能力 |
||
节目主持、播音的基本技巧和能力 |
|||
形体的视觉感受与审美能力 |
|||
音视频后期处理能力 |
|||
主播节目的综合的编辑能力 |
|||
创新的形象思维能力 |
|||
素质 模块 |
思想道德素质 |
树立正确人生观、世界观、价值观,团队协作精神 |
|
人文素质 |
正确的审美观,艺术修养,良好的职业道德 |
||
职业素质 |
主播艺术、声乐艺术、新闻敏感、创新意识 |
||
身心素质 |
身心健康,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能力 |
附:知识、能力、素质结构=知识模块+能力模块+素质模块
三、毕业要求及就业面向
1、毕业要求
(1)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,修满所规定的学分;
(2)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;
(3)体育达到中职生合格标准;
(4)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(普通话二级甲等以上证书等);
(5)按要求完成各项基本技能及专业技能训练,成绩合格;
(6)按要求完成各项顶岗实习、毕业实习任务,成绩合格;
2、就业面向
本专业毕业生可选择广播电视媒体、影视制作机构、艺术院团、机关及其他企事业单位,从事主持、播音、配音与解说、出镜记者及其他语言艺术类相关的岗位工作。引导具备升学能力的学生升入高职高专、本科等高等院校继续学习。
四、学制及招生对象
学制:三年
招生对象:初中毕业生
五、课程设置
1、主干课程
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历史、思想政治、计算机应用基础、即兴口语表达、中外广播电视史、中国古代文学、中国近现代文学、公共关系学、新闻学概论、普通话语音、播音发声、播音创作基础、主持艺术和技巧、形体训练、化妆与造型基础、社交与礼仪等。
2、主干课程简介
(1)中外广播电视史
中外广播电视史是一门专业基础课,通过介绍、比较世界各国广播电视事业和节目,使学生对中外广播电视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形成全面的概览,增进学生对本专业基本知识的了解,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.
(2)普通话语音
本课程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,系统讲授普通话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,使学生掌握普通话语音基本知识和普通话声、韵、调、音变的发音要领;具备较强的方音辨正能力和自我训练能力;能用规范标准或比较规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读、说话及其它口语交际,为今后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好基础。
(3)播音发声
本课程通过讲授及有针对性的训练,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播音发声学的理论知识,逐渐掌握、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,逐步改变、纠正不正确的、不科学的发声习惯,从而达到气息通畅,有一定控制能力,声音清晰、集中、圆润、明朗、朴实、大方,运用声音弹性的变化能够做到情、声、气结合,以适应接下来语言表达基础学习的需要。
(4)主持艺术与技巧
本课程从主持人的语言传播艺术和播音创作主体分析等方面入手,使学生掌握播音主持工作的性质、任务、地位、作用,播音主持创作的规律、原则、特征、方法,播音员主持人的素质、修养等播音主持艺术的基本理论,系统培养学生的语言功力和播音主持能力。
(5)即兴口语表达
本课程主要讲授在广播电视语言传播过程中,语言传播主体所应遵循的创作原则和方法,有声语言创作从理解、感受到表达的一般规律,有声语言表达的内外部技巧,提高学生对有声语言创作的认识。本课程在理论讲授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表达能力。
3、主要实践环节
学期 |
主要实践内容 |
备注 |
一、二 |
普通话语音和发声实训、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实训、形体艺术实训、音视频编辑实训 |
|
六、公共必修课程
课程名称 |
总/周学时 |
理论 课时/学分 |
实践 课时/学分 |
考核方式 |
学年 学期 |
选修 课程 |
备注 |
语文(基础模块1) |
120/3 |
120/3 |
|
考试 |
1秋、1春 |
|
|
语文(基础模块2) |
120/3 |
120/3 |
|
考试 |
2秋、2春 |
|
|
数学(基础模块1) |
120/3 |
120/3 |
|
考试 |
1秋、1春 |
|
|
数学(基础模块2) |
120/3 |
120/3 |
|
考试 |
2秋、2春 |
|
|
英语(基础模块1) |
120/3 |
120/3 |
|
考试 |
1秋、1春 |
|
|
英语(基础模块2) |
120/3 |
120/3 |
|
考试 |
2秋、2春 |
|
|
职业道德与法律 |
40/2 |
40/2 |
|
考试 |
1秋 |
|
|
思想政治 |
40/2 |
40/2 |
|
考试 |
2秋、2春 |
|
|
职业生涯规划 |
40/4 |
40/4 |
|
考试 |
2春 |
|
|
计算机应用基础 |
160/2 |
80/1 |
80/1 |
考试 |
1秋、1春、2秋、2春 |
|
|
历史 |
40/2 |
40/2 |
|
考查 |
2秋、2春 |
|
|
体育与健康(二) |
40/2 |
40/2 |
|
考查 |
1春 |
|
|
体育与健康(三) |
40/2 |
40/2 |
|
考查 |
2秋 |
|
|
体育与健康(四) |
40/2 |
40/2 |
|
考查 |
2春 |
|
|
七、专业必修课程
课程名称 |
总/周学时 |
理论 课时 |
实践 课时 |
考核方式 |
学年 学期 |
选修课程 |
备注 |
普通话语音与发声(上) |
32/2 |
12/1 |
12/1 |
考试 |
1秋 |
|
|
新闻学概论 |
48/3 |
48/3 |
|
考试 |
1秋 |
|
|
汉语基础与应用 |
48/3 |
48/3 |
|
考试 |
1秋 |
|
|
中国古代文学 |
48/3 |
48/3 |
|
考查 |
2秋 |
|
|
播音学概论 |
54/3 |
54/3 |
|
考试 |
1春 |
|
|
普通话语音与发声(下) |
36/2 |
18/1 |
18/1 |
考试 |
1春 |
|
|
中外广播电视史 |
36/2 |
36/2 |
|
考查 |
2春 |
|
|
播音创作基础 |
54/3 |
36/2 |
18/1 |
考试 |
3秋 |
|
|
形体训练 |
36/2 |
18/1 |
18/1 |
考试 |
2秋 |
|
|
即兴口语表达 |
36/2 |
18/1 |
18/1 |
考查 |
2春 |
|
|
主持艺术技巧 |
54/2 |
36/2 |
18/1 |
考试 |
2春 |
|
|
演讲学
|
36/2 |
36/2 |
|
考查 |
3秋 |
|
|
新闻法规与道德
|
36/2 |
36/2 |
|
考试 |
3春 |
|
|
公共关系学 |
54/3 |
54/3 |
|
考查 |
3春 |
|
|
主持人化妆与造型 |
36/2 |
18/1 |
18/1 |
考试 |
2秋 |
|
|
专业实习 |
|
|
|
|
寒暑假 |
|
|